我国型煤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,起步也比较晚。本世纪 50 年代后期,我国开始研究民 用型煤,主要目的是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。60 年代到 70 年代,国内开展了大规模的民 用型煤研究。1978 年研制出了以无烟煤为原料的上点火蜂窝煤,1980 年研制出了以烟煤为 原料的上点火蜂窝煤及易燃民用手炉煤球,火锅炭及烧烤炭等,从而使型煤向易燃,高效,洁净的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。 我国的民用型煤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, 拥**械化加工生 产线。例如:广东省江门市煤建公司研制的年产 4 万 t 蜂窝煤的生产线,采用集中成型一条 龙生产工艺,效果很好。目前,全国民用型煤的年销量在 4000t。 为解决中小合成氨厂气化用块煤供应不足的问题,相继开发了石 灰碳酸化煤球、纸浆粘土煤球、腐植酸盐煤球、粘土煤球等成型技术,总产量曾达 107t/年 以上,提供了全国化肥工业 60%的造气原料,其中石灰碳酸化煤球产量较大。目前,广泛 采用石灰炭化煤球造气的化肥厂, 全国约建有 800 套粉煤成型装置。 纸浆废液粘土煤球和棒 状型煤,已在氮肥厂及其他行业的煤气发生炉、工业窑炉推广应用。 近几年来, 随着小合成氨厂的减少以及块煤供需矛盾缓和, 碳酸化型煤的产量已大量削 减/